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沿途下蛋” 全链条科技创新布局分享会成功举办!

2022年4月28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光明监管局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与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协会联合举办的“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沿途下蛋’——全链条科技创新布局分享会”在深圳市工程生物学产业创新中心成功召开。 

图片6.png

 图1 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沿途下蛋”全链条科技创新布局分享会 

此次分享会紧密围绕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合成生物大设施”)建设目标和内容、建设与科技服务、合成生物产业及合成生物大设施知识产权发展趋势、合成生物学竞赛品牌建设与IP布局等内容重点展开,旨在共同推进合成生物学领域知识产权布局与保护,促进全链条科技创新,加快合成生物大设施“沿途下蛋”,助推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与集群建设,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以主阵地作为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大程度贡献深圳力量。 

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正高级工程师、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合成所”)副所长、合成生物大设施总经理袁海,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高级工程师、合成所实验室管理与技术办主任张炳照,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高级工程师、合成所产业创新中心主任罗巍,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战略情报部主任陈方,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研究员易啸等专家结合各自领域进行分享,线上线下共计数千位观众参与了本次活动,共襄本次交流盛会。 

分享会上,袁海详细介绍了合成生物大设施的建设目标、内容和进展情况,强调合成生物大设施既面向科学,也面向市场。他提到,合成生物学的本质是利用工程的方法来合成生物,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是把自动化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智能制造理念引入到合成生物学研究中,是应对合成生物学领域缺乏理性设计能力的挑战、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

图片7.png 

图2 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沿途下蛋”全链条科技创新 

张炳照介绍了合成生物大设施合成测试平台、用户检测平台各子平台的主要科技服务内容。合成生物大设施将与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公共技术平台充分协同,围绕合成生物学科学与产业发展主线,为用户提供高通量、自动化、一站式的科技支撑服务,助力合成生物大设施“沿途下蛋”。 

罗巍在介绍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趋势时提到,合成生物已从十年前方兴未艾的阶段到了如今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合成生物已经超越早期研发层面,慢慢渗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在国内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桥联科技与产业,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合成生物产业可以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在国内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作为创新中心建设运营负责人的罗巍老师在介绍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趋势时提到,合成生物已从十年前方兴未艾的阶段发展到了如今欣欣向荣的阶段,合成生物已经超越早期研发层面,慢慢渗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创新中心在对接创新源头的同时也面向社会吸引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初创企业入驻,提供优质的创业环境、建设开放共享的办公空间和高端实验技术平台,实现企业“拎包入驻”。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合成生物产业可以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陈方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研究和大设施知识产权的发展趋势,并以Zymergen及Gingko Bioworks的专利和产业布局为例,说明围绕合成生物大设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布局势在必行。此外,陈方还提到,在接下来还将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团队合作,共同围绕合成生物大设施开展系列专利导航与布局工作。 

易啸就目前正在筹备的合成生物学竞赛对合成生物学IP布局做了精彩分享。他提到合成生物学竞赛关注合成生物学创新及应用,致力于打通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产、学、研、创、投通道,汇聚合成生物领域相关的学生和研究人员,联结高校、企业、资本、政府、园区、媒体、数据库等上下游全链条参与方,真正形成中国合成生物学的创新落地生态闭环,让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创新想法有落地支撑的同时以产业需求驱动源头创新。 

图片8.png

图3  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沿途下蛋”全链条科技创新布局分享会现场

合成生物学及合成生物产业 

合成生物学在系统生物学基础上,融合工程学研究范式,重编改造天然的、设计合成新的生物体系,以揭示生命规律和构筑新一代生物工程体系, 被喻为认识生命的“钥匙”及改变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合成生物学通过“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理念和学科汇聚,实现基因网络的系统性编辑,为生命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并正在催生未来生物技术。 

合成生物学是典型的前沿交叉汇聚学科,在工业/医学/农业/食品/材料/环境及海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方面,合成生物学促进生物产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将在振兴生物经济发挥中核心作用。2020年麦肯锡研究报告预测,未来10-20年,合成生物学将带来每年2-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产出。例如,美国目前生物经济规模约1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5%,10年后,合成生物学可驱动提升GDP占比10%,生物经济将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并带来大量就业。这充分显示了合成生物学在未来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合成生物学在呵护健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气候变化、修复环境与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解决全球紧迫、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方案。SynBioBeta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合成生物公司累计获得融资近180亿美元风险投资,成为合成生物初创公司投资趋势最好的一年。2021年融资额几乎是自2009年该领域出现以来前几年的全部金额总和。其中,食品、医药和化学品等应用类别的融资占比约为75%。

合成生物大设施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的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方面探索人类重大科学问题,另一方面聚焦国家或地方战略需求。国际上,欧美等地的设施建设已形成较为系统的整体布局和集群式发展模式,不仅在科学领域带来重大突破,也极大促进了产业经济发展。 

深圳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主阵地作为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聚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科学领域,以光明科学城为主体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中心,布局光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2017年5月,深圳出台《深圳市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将前瞻谋划和系统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成生物大设施作为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优先启动和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项目总投资约20亿人民币,软硬件设备总投资为7.222亿元。合成生物大设施预计将于2022年底前入驻位于光明生命科学园(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开展大规模设备搭建、调试和软件研发,并逐步开展各系统验收和试运营工作。合成生物大设施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规模化合成生物研究科技基础设施。 

作为支撑基础科学和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的公共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科学技术取得核心突破的重要“利器”。依托合成生物大设施,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建立起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构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楼上”科研人员利用大设施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创业人员对原始创新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大大缩短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周期。 

合成生物知识产权导航与布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合成生物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全面布局与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致力于保护权利人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智力成果。保护知识产权,不仅能够对权利人的智力成果及其合法权利给予及时全面的保护,也有利于调动人们从事科技研究和文艺创作的积极性,激发科研人员创造主动性,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立法;优化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和考核评价机制,更好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构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粤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支持香港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作为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合成生物学具有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合成生物大设施依托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的优秀创新资源,致力于打通从源头创新到成果转移转化一体化创新路径,搭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创新交流平台,将成为产业变革的重要实践之一。值此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周之际,与会嘉宾就合成生物大设施知识产权、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合成生物学竞赛IP布局等内容重点展开介绍,分享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展望深圳合成生物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增强科技工作者知识产权布局与保护意识,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具有深刻意义。高质高效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必经之路,围绕合成生物学发展及合成生物大设施建设与运营,建立起全面的知识产权布局与保护机制,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催生科技创新集群高地具有重要实践意义!